年以来,四川省武胜县紧紧围绕“精准脱贫·文明同行”主题,针对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现的“环境卫生脏乱差、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群众满意度较低”等突出问题,坚持“聚焦问题、补齐短板”的原则,在全县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以“乡风文明红黑榜”为载体,“评文明村民、评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一榜两评”活动,引导全体村民养成好习惯,村里形成好风气。
抓整治、重联动增强工作合力
该县按照“政府引导、村民主体、全民参与、属地负责、统筹兼顾”工作思路,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抓手。
“经过这段时间的整治,我们村的道路干净了,村容整洁了,空气也变清新了。”该镇群众田敏开心地说。为全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武胜县出台了《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整治标准》,要求集中整治环境卫生问题。文件下发后,各乡镇、村积极行动,组建保洁队伍,整治场镇出入口、道路、广场、农贸市场、背街小巷等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规范标识标牌,整治乱停乱放、占道堆码等行为;整治村活动室、文化院坝、农户聚居点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公路两旁、竹林等区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及其他杂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整治废弃、长期无人居住的院落和房屋周围卫生死角;整治农户家庭及个人清洁卫生。
通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农村垃圾收运设施日趋完善,保洁队伍不断充实壮大,监管考核机制基本形成,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群众的文明意识不断增强,良好习惯逐步养成。
抓评比、重实效工作有序开展
乡风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关乎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武胜县层层发动召开院坝会,采用“村评户、乡评村、县评乡”立体化三级联评模式,每月评选产生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引导,推动乡村环境实现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引导群众养成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尚。
在推进乡风文明集中攻坚行动中,该县按照“一周一会”模式,逐级召开院坝会。由包村科级干部牵头,包组干部、包户干部、乡镇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人员,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公开村务和到村项目,宣传卫生健康知识,通报“一榜两评”评比结果,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为村民答疑解惑。
同时,由各乡镇牵头,每周定期开展“乡评村、村评户”活动。“乡评村”活动,即让后进村的干部群众“红脸出汗”,督促其下定决心、奋起直追,营造“学有先进、超有目标”的良好氛围;“村评户”活动,即注重发动群众全民参与、主动参与,为保证客观公正,结合本乡镇、村实际情况,科学确定物质激励标准,及时兑现奖励,让农户愿意参与,并乐在其中,促进农户家庭及个人清洁卫生明显改善。
“通过宣传、评比,村民在政策理解、环境意识、思想作风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武胜县万隆镇飞来石村“第一书记”陈旭说,下一步,村支“两委”还会继续以此为抓手,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促进村容村貌大幅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截至目前,武胜县已开展“县评乡”6次,“乡评村”余次,“村评户”余次。涌现出以华封镇冉小群为代表的孝老爱亲、龙女镇赵月林为代表的助人为乐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积极推荐“四川好人”40余人,在全县乡风文明建设中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抓创新、重提升建设美丽乡村
今年1月,武胜县烈面镇红花坝村举行脱贫攻坚暨乡风文明建设宣传活动,现场为该村首届乡风文明先进家庭颁奖,村民舒碧芳家是其中之一。
活动当天,舒碧芳早早起床,吃过早饭,打扫了院坝卫生后,便往村里的文化院坝赶去。来到该村文化院坝,舒碧芳乐呵呵地将一朵大红花别在胸前。“村民把我们家评为清洁卫生先进家庭,是荣誉更是鼓励,今后我们一定更加讲文明、爱卫生,带动大家都来争当先进。”舒碧芳说。
建设美丽乡村,不能一直因循守旧。武胜县不走老路,创新机制,探索实施“四美”(美镇、美村、美院、美居)创建评选提升工程。
该县采取乡镇自主申报、县级分组初评、县级集中复评、评议小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四美”评选结果。目前,已评选产生了首批“四美”名单,白坪乡、中心镇成功入围“美镇”候选范围,飞龙镇卢山村等6个“美村”,白坪乡高家院子等10个“美院”,江涛等21户“美居”光荣上榜,形成了以白坪——飞龙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引领,以点串线带面,全县共建共创诗画田园、美丽乡村的工作格局,让广大村民真正享受美好生活,切实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提高群众满意度。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懒。武胜县在乡风文明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实做细、做深做透,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立足群众本身,发动群众、依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养成文明习惯,教育引导群众感党恩、知奋进,逐步消除“等靠要”思想,由过去“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脱贫转变,做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双管齐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张洪涛)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