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和耕地保护的矛盾客观存在,必须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红线强化了城市发展边界约束,倒逼城市节约集约用地,促进新型城市转型发展
●在盘活农村土地上下功夫,一方面通过项目开发对高低不平、地块零碎的耕地进行平整;另一方面,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重塑乡村生产生活空间格局
●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土地整理的思路从过去的单一要素、单一手段转向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生态化的综合整治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寇敏芳
11月25日,航拍的武胜县胜利镇三叉沟村。夏俊林摄(视觉四川)
日前,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根据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家给四川下达的年耕地保有量为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为万亩,目前均已超额完成任务,守住了全省耕地保护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保护耕地。如何在确保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情况下,优化利用土地资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土地资源保障,成为一道重要课题。
保耕地促发展如何兼顾?
划红线严守底线,倒逼城市高质量发展
经济社会要发展,需要土地资源保障。城市在长大,乡村要振兴,工厂、高速公路、医院、学校、商业综合体、村民新居……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都免不了要占用耕地。
过去,城市发展占用优质耕地的现象比较突出。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迅速扩张,结果就是优质耕地急剧减少。这些耕地多是高产田,被钢筋水泥一圈一圈地吃掉,让人心疼。”
城市建设和耕地保护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必须守住底线,底线就是耕地保护红线。年,我省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遵循“集中连片”原则,城市边界和交通沿线的优质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53万公顷基本农田安上了“保护罩”。
“很多人担心红线一旦划定,会对招商引资项目选址产生障碍。”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红线”强化了城市发展边界约束,有利于倒逼城市节约集约用地,促进新型城市转型发展,催生更多的宜居城市。
以仪陇县为例,划定好的永久基本农田成为城区的“绿色裙边”,与离堆、金鱼塘、小东山、金鱼山、河滩湿地等城市公园共同形成生态屏障,“藏山容水”的布局越发清晰,该县先后获得“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县”等荣誉。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省自然资源厅严控建设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千方百计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不占或者尽量少占优质耕地,严格按照“先补后占、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补水”的要求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广汉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广汉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藏粮于地”如何实现?
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盘活农村闲置土地
实现“藏粮于地”,需要在红线保护范围内做好“盘活”文章。
四川地形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耕作条件差、质量等级低,土地撂荒比较普遍。曾经的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芦桥村,田块支离破碎,没有生产道路,耕作只能以人工为主,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一年多前,芦桥村等3个村启动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约1.45万亩,包括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对现有土地进行格田整理、坡改梯,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如今,整套农活都能实现农机作业。”年过七旬的申永红代种了外出务工邻居的闲置土地约10亩,亩产值比过去提升了-元。当地还有大户主动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等产业。
结合脱贫攻坚,我省将土地整理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在乌蒙山区实施了连片土地整治重大扶贫项目,总投资将超过47亿元,年内项目将全面建设完工。
“通过土地整理项目,耕地数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提升了一个等级。”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乌蒙山区土地灌溉设施、耕种条件显著改善,大部分土地通过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效益和产出大幅提升。
近年来,省自然资源厅不断在盘活农村土地上下功夫,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思路,做足土地文章。一方面统筹规划布局,通过项目开发对高低不平、地块零碎的耕地进行平整;另一方面,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重塑乡村生产生活空间格局。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年至今,我省验收个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平均提升了1个等级,万人因土地受益。
生态建设与耕地保护如何协调统筹?
聚焦“山水林田湖草”,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田成方、路成行、渠成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比如硬化的沟、渠、路无形中破坏了生物链和农田生态环境;“小而美”的川西林盘被整理成一望无际的大田,少了特色。
今年,我省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土地整理的思路从过去的单一要素、单一手段转向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生态化的综合整治。
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是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下,采取综合性的整治手段,统筹农用地、低效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解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助推乡村振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如发展规模化种植、林下经济、庭院经济、特色旅游和康养等,统筹兼顾生态保护修复和经济发展。
几年前,成都市按照聚居适度、“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逐步探索出“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生态化建设”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经过几年建设,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建成9个组团共9.7万平方米的川西民居风貌新村;新都区石板滩镇突出客家特色;青白江区福洪镇打造“杏福”文化新村……坚持生态优先,村落尽量按照原有自然机理布局,摒弃大拆大建,造就沃野环抱、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田园画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