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市镇将谈家大院等上百年的老院落保护纳入旅游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大格局中,坚持修旧如旧,使新农村既充满现代文明气息,又保持老院落风貌。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建设新农村时,新村千篇一律,没有了农村特色。新农村建设如何既要防止农村没落,促进农村与城市融合,又保持乡村自身原有风貌,留住“乡愁”?
广安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既要有新面貌,又要留住‘老味道’”理念,在新村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大力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治理,让农村环境更美,对农村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田园风貌等给予保护,打造人们寄情山水、养老养生、创新创业的美丽家园。
扮靓面子充实里子
旧村落焕发生机
前不久,多年没回老家的蒋小伟回到邻水县冷家乡汤巴丘村。远离了城市喧嚣,扎进家乡的青山绿水,走过一座座古朴的吊脚楼,踏上一块块厚重的青石板,蒋小伟不禁感慨:“这就是我心中的乡愁。”
汤巴丘村地处铜锣山内槽,距邻水县城30余公里。近年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村改造,曾经的“脏乱差”不见了踪影;发展产业,曾经的荒山变沃土,大地披新绿;完善设施,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双提升……
这让许多像蒋小伟一样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时,无不为家乡在保持旧貌的基础上焕发的新颜而惊叹:家乡越来越美,乡愁越来越浓。
大山深处的汤巴丘村,虽地处偏远,但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保存较完整的20多个古民居院落。这些院落依山就势建造,穿斗木结构,大多有廊道,呈现干栏式格调等特点,还有吊脚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客家文化与当地民俗。虽然历经数百年,房屋外观已变成深灰色,但从屋顶排列整齐的青瓦、窗户上变幻不断的雕花,仍可感受其独特的建筑工艺。
在新农村建设中,汤巴丘村坚持“既要有新面貌,又要留住‘老味道’”理念,在打造古院落“硬环境”的同时,着力保存院落特点、突出地域特色、保护农村生态、凸显建筑风格,让面子更美、里子更实。
如今,汤巴丘村村容村貌整洁干净,旧村落展现新魅力。
产村相融农旅结合
小村庄美名远扬
与汤巴丘村相隔余公里的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同样因新农村建设大放异彩。
今年五一节,卢山村张家院子和盛农家乐老板张春林忙得不可开交,平均每天人以上的游客接待量,让他三天就挣了两万多元钱。
在卢山村,吃上“旅游饭”的并非只有张春林。五一小长假,拥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等金字招牌的卢山村,接待游客数万名,10余家农家乐老板赚得“盆满钵满”。
“新农村建设,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卢山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张春林坦言,几年前的卢山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墙房,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
近年来,依托地处武胜白坪—飞龙4A级乡村旅游度假景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卢山村大打“产村相融、农旅结合”牌,以自然风光、田园生活、民俗文化为品牌,配套建设了木栈道、滨水广场等基础设施,篮球场、停车场、游乐场、健身器材、星级厕所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作为中国竹丝画帘发源地,卢山村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竹丝画帘工艺,修复建于清朝康熙末年的张家院子,打造了钓鱼池、采莲台、荷塘月色、大田景观等农家特色景点,成为一个有着浓厚本土文化特色,有着美丽乡愁的新村。
在“既要有新面貌,又要留住‘老味道’”理念下,打造出集甜橙果园、甜橙文化广场、下坝记忆建筑时代秀等旅游景点的武胜县白坪乡高洞村,挖掘华蓥山武装起义革命历史文化的前锋区光辉乡高岭村等一批传统村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现了村民就地就业、产业就地转型、农产品就地增值的目的。
数据显示,年,广安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亿元,占全市旅游总收入比重的20%,帮助当地村民实现人均增收余元。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