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重庆,很多人都认为以前的重庆隶属于四川,是四川的一部分。的确,重庆和四川在历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有着太多的联系。本文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探究两个地区的关系,以搞清楚来龙去脉。四川简称“川”或“蜀”,“蜀”来源于古蜀国;重庆简称“渝”或者“巴”,“巴”来源于巴国。在春秋时期,四川盆地拥有巴蜀两个国家,蜀国主要位于四川一带,巴国主要位于重庆一带。巴蜀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年),派遣司马错之策灭蜀,随后又灭了巴国,从此两国纳入了秦国的版图。巴蜀两国灭亡后,秦国在此设立了巴郡和蜀郡。巴郡治在江州县,也就是重庆城区的位置;蜀郡治在成都。到了汉朝时期,随着汉朝版图的扩大,在巴蜀地区的郡已经增加到了4个,分别是广汉郡(今梓潼)、犍为郡(今宜宾)、越雟郡(今邛都)、巴郡。另外一度出现过梓潼郡、沈黎郡。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每个州排名刺史监察。其中西南地区设置有益州刺史,治在雒县。东汉时期,刺史演变为了州牧,州正式形成一级行政区,重庆和四川历史上第一次归属一个行政区划。东汉末年,刘璋割据益州,成为地方军阀。三国蜀汉时期,巴蜀地区的郡县急剧增加,出现了10多个郡,其中巴郡被拆分为了巴西、巴郡、巴东、涪陵郡三分部。蜀汉时期的巴蜀西晋时期,将益州分为了益州和梁州两部分。梁州治在汉中,巴郡、巴东、巴西、涪陵隶属于梁州。其他郡隶属于益州,州治在蜀郡。西晋末年,李特在四川盆地建立“成汉”政权(年—年),成为了十六国其中之一。南朝宋时期,巴郡、巴西郡和涪陵郡被划入了益州。此后州郡数量猛增,四川盆地地区出现了几十个州,不再累述。唐朝建立后,全国设置道作为监察区。将原来的益州地区设置了剑南道,治所在成都府;在原来的梁州地区设置了山南西道,治所在汉中,今天的川东和重庆隶属于山南西道。唐朝至德二年(年),将剑南道分为了东川、西川两大节度使,东川治梓州,西川治成都府。年,宋灭后蜀政权,置西川路;年,又增设峡西路,和西川路合称“川峡路”。l年,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要注意,这时候巴蜀地区还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川峡四路南宋设四川宣抚、制置、总领等职,统辖四路的军政财赋,四川地区开始形成统一的行政区。元朝合四路为四川行省,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民国延续。元朝四川行政年“四川”一带设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年重新合并称四川省。年,重庆市从四川划出,设立重庆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