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皖江潮
黄梅一曲寄乡愁
年3月初,我们这批在广安县农村参加两期“四清”运动的学生,在回校串联和探亲后,再次依依不舍地告别故乡,陆续返回四川。从此,人生之旅翻开了新篇章!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也回到南充。早回的哈尔滨医大毕业生李春诗、蚌埠医学院王建增、天津中医学院孙克彪等,已在汽车站迎接。大家再次欢聚格外高兴,拥抱欢呼。
武胜老车站
几天后,学生们到齐。人事科公布了分配名单:王建增与徐州医学院的姚朗、西南师大的范之俐等,分到阆中县;我与春诗、克彪、徐州医学院周大赉、庄墨莲五人到武胜县。那时对各县情况都不了解,只听说阆中最好。范之俐对我说:“武胜还不错,我路过武胜,医院在一个山坡上,离重庆最近,我很想分到武胜,回家方便。”这位川军将领范哈儿最小的千金小姐,与姚朗和我在一个四清工作组,老想着回重庆。她家在枇杷山有一座豪华的公馆一一范庄。她分到阆中老鹳区中学,医院的姚朗结婚,八十年代初一起调回江苏泰州市,曾担任市政协副主席。
分别在即,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依依惜别,相约今后多多联系,常来常往。我们分到武胜县的五人,乘车颠簸了三个多小时来到一条江边停下,原来这是武胜县嘉陵江渡口石梯坎,下车等轮渡过嘉陵江。还有四公里就到县城了。过江后的公路更窄了,又开了约十分钟便到了武胜县汽车站。这是在公路边的一座简易平房,排面只有六间,孤零零耸立着,后面是个大煤炭坝坝,堆了几堆煤。下车后经人指路,爬上一条长长的斜坡,往左拐才找到了招待所住下。医院不远。县医院门诊是一座青砖木门窗两层楼房,横排十间,楼下为门诊科室,楼上有办公室和宿舍,左侧一排平房也是职工宿舍。住院部在右侧山坡上,一排平房约三十多间。听说全院七十多名职工,一百张病床。
我们到县人事科报到,后又转卫生科。这时科长黄德已经靠边站,由部队卫生员转业的唐启武、唐汉臣临时负责。他们说根据上级指示“医务人员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都要到区卫生院去。我们的心一下凉了,落差太大一时难以接受。医院,心想总比区上要好些。他们说农村缺医少药,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你们再考虑一下,准备下去。我们第二天又去找他俩说,我们搞了一年四清,所学知识技能都生疏了,医院上班,先熟悉一下临床工作,以后再说。他俩还是坚持下面需要人。就这样双方坚持不让,形成僵局,我们那时正二十五、六岁,血气方刚,又经过四清运动历练,有点天不怕地不怕,也不是轻易能摆布的,坚持半个多月也未谈妥。孙克彪是典型北方大汉,足有一百八十斤,身高一米八五,又高又胖。周大赉瘦些,也是一米八五高大汉。春诗与我都戴黑框眼镜,庄墨莲穿着时髦衣裙,我们来来去去,在街上走了半个月,说着各地的方言或普通话很是引人注目,人们很惊奇这几个人什么来头,本来只有一条大街,很快就家喻户晓了。传说分来五个外省人,很厉害,和卫生科辩论很有道理。县医院的医生护士们,也很支持我们,医院。很快就有人给我们出主意,说你们去找县武装部秦部长、也是县委副书记,他是山西南下干部,县委书记杨钟正在挨批斗,现在秦部长主持县委工作,他很正直,好说话、懂政策。於是我们就去找秦部长,他瘦瘦高高三十多岁,人很诚恳干练,办事果断。他听了我们的情况后,很客气地说:“你们远离家乡来刭四川,支援内地,也很不易,欢迎你们来武胜工作,我认为你们的要求是合理的,我支持你们的要求,医院上班,熟悉业务,一年以后再分”。就这样不到二十分钟解决问题,他马上要秘书通知卫生科照办,秦部长爱人蒲素琼,医院外科做护士长,她性格直爽,乐于助人。她也希望我们留医院,她早已对秦部长说了我们的情况。所以秦部长很了解,很快就答应了。我们都十分感谢他俩,此后一直铭记在心。
县医院有一位五官科医生罗禄忠,。二十多岁,精明强干,十分热情好客。他常到招待所找我们交谈,听说已确定都医院上班,他立即去借了一辆板板车,把我医院,并帮忙搬到门诊楼上宿舍。我们很是感激,此后几十年一直是相知相依的好朋友。县医院陆济时院长,在四清运动中受到冲击,下放养猪场劳动过,他身材瘦小,说话小心翼翼,对我们很客气。经与他协商,李春诗、周大赉上内科,孙克彪上中医科,庄墨莲上妇产科,我上外科。
我们很快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当时外科门诊病人还真多,一个上午能看五、六十号,逢场天更多些。多是皮肤软组织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换药等,一个接一个忙个不停,都是农村病人。带我上门诊的是位女老师银小筠,成都人,五八年来院,性格温和,态度和蔼,已工作近十年,手术娴熟仔细,是第一个带我上班的老师。孙克彪在中医科门诊,天天病人暴满。听说天津来的医生,又高又胖,技术高超,口口相传,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一上午也要看五十多人。
武胜县老礼堂
日子在紧张新奇中过去,夏季到来了。
夏季白天长,晚上八点天还未黑,那时还没有电视看,晚饭后就只有去县委门外的篮球场打篮球。孙克彪与周大赉都是一米八五高大汉,在学校都是校队主力,自然球艺高超。罗禄忠也喜爱打球,因此每周末下午,都会邀请水电局、农业局的篮球爱好者比赛,周围观众不时欢呼,为两位高汉的精彩表演拍手叫好。
春诗爱好音乐,高考时曾填报北京电影学院录音专业,后却被哈医大录取,他在哈尔滨松花江畔长大。晚饭后我们经常一边洗衣一边唱歌,开始低声唱,后来情不自禁声音愈来愈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也唱我的家乡黄梅戏选段“大哥休要泪涟涟,我有一言奉劝君,你好比杨柳遭霜打,单等春来又发青——”歌声婉转悲壮,如泣如诉,不禁令人热泪盈眶,思乡之情难以释怀。这些歌曲能够抒发感情,缓解一下思乡之苦,寄托乡愁。
歌声惊动了同一楼层的女医生们,她们说唱得不错,音调掌握准确,音色优美,真是快乐的单身汉。她们哪里知道远离家乡的游子思乡之苦啊!
作者简介:皖江潮(郑方隆)男,汉族,医院外科医生,六十年代毕业于安医大,曾在中心区卫生院工作十多年,医院外科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看书,养花,画画,偶尔写点回忆,散文,诗词以打发时间。
来源:巴蜀星空(西环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