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山坝的传说
文
田小荣
武胜县的三溪镇,属于五排水库灌区,长滩寺河流经此地水流平缓,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景色旖旎、民风淳厚、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在三溪场镇的东边有个叫“练山坝”的村庄,流传着一个古老神奇的传说。
传说当朝皇帝的谋士会看天象,发现天地西南方将出反王,危及帝王江山社稷。皇帝遂委派道长张天师到西南方巡视除害。
三溪黄明桥地界有一农妇怀胎10月不生产。一日,天空晴朗,孕妇到溪水边洗衣服,完后解下系在身上遮挡污渍的围裙清洗后铺在捞柴火的竹抓耙子上晾晒。孕妇扛着晾晒围裙的抓耙子往家走,晾晒的围裙居然遮住了半边天的日光。这个情景被天空中巡视的张天师发现,认为此地不“清净”,有妖魔现身。遂下界凡间细查。确认农妇人肚子里怀胎十月不生产的孩子系妖魔化身,一旦出生面世,将致帝王江山社稷纷乱。
张天师派人捉住孕妇,剖腹除妖。不料剖开孕妇肚皮,肚里的婴儿哗啦一声蹦出娘肚子逃命。一瞬间就滚过一坝,越过一坡。张天师见抓不着,奏请天庭启动“电闪雷鸣”程序除妖。雷公施展响雷轰炸,最后这个婴儿在河坝被雷霆击毙。
原来这个被雷霆炸死的婴儿是一名未出世的大王。那个被大王翻越过的山坡被夷为平地,后人称为“练山坝”;大王被雷击身亡的地方叫雷河坝,即今天见到的观音村“三溪大田”(武胜第一大田挑谷)。由于大王未成事,后人就称其为“草口大王”。
“草口大王”被张天师除掉之后,人们在大王出生地发现,满山遍野生长着碗口粗的竹子。当地人砍伐竹子时发现,每个竹节里都有兵马模型生长在竹节里。传说这些都是“草口大王”的兵马。“草口大王”未曾面世就有如此威力,是“英雄”的化身,后人为纪念这位未曾起事的“英雄”,在“草口大王”出生地的山岩上凿石刻像,塑像上方的“皇冠”离头一尺高,没有戴在头上,表示皇帝没有当成。这匹山岩,被当地人称为“皇帝”岩。人民崇拜英雄,时常前去叩拜。遗憾的是草口大王的雕塑像在上世纪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中遭到破坏。这道人文景观已不再有。但关于“草口大王”的故事却世代相传。
三溪人民有着传说中英雄的气概,勤劳勇敢,奋发图强,世代耕耘这方土地,人才辈出,写下历史丰碑。
年8月,在国统区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川东武装斗争,著名的“三溪起义”就发生在草口大王“牺牲”的这片热土上,涌现出了像蒋可然这样的三溪英烈人物。
建国后,三溪人民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战天斗地精神,劈山开岭造良田,修渠引水来灌溉。打造米粮川,建设武胜的“好江南”。建造的“三溪胜天渡槽”名誉中华大地。它是我国水利界的骄傲,威武的“容颜”曾经在世界66个国家宣传。铸造的“胜天”精神激励后人奋发有为。
在“英雄”力量鼓舞下,三溪人民斗志昂扬,用勤劳和智慧打扮了富饶和美丽的三溪。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依据县委政府的统一规划,建设现代田园、美丽乡村,以“产村相融、农旅互动”为路径,在“草口大王”诞生的这片土地上打造成集粮食生产、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练山坝、观音桥、朝门院子、三溪大田、桐子岩被开发成旅游景点,还打造了影视拍摄基地,成为全县乃至县外游客的休闲游览地。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系武胜县沿口初中教师。
(来源:小民也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