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广安区龙安乡广安龙安柚母本园里,柚农正在搬运刚刚采摘的龙安柚。广安日报广安区记者站张国盛记者曾诚张启富摄
一棵柚子树能否撬动亿元产值?在广安,“龙安柚”做到了!
眼下,柚果飘香。广安区龙安乡广安龙安柚母本园里,柚农正忙着采摘鲜果。在相距几百米的龙安柚生产车间里,一罐罐龙安柚饮料在生产线上依次“走”过,不久将进入广安及周边市场。
柚子饮料、柚花茶、龙安柚麻饼……龙安柚的果肉、果皮、果肉残渣、花朵、枝叶已实现商品化,过去不温不火的龙安柚蜕变成热卖的“致富果”。据介绍,这些小小的果实,每年能为广安带来上亿元的产值。
一个龙安柚、一条全产业链,只是广安市“十三五”期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五年,广安市农业扬帆蓄势,迎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质量最好、水平最高的时期,迸发出新活力。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年底,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3亿元,比“十二五”期末的.3亿元增长2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十二五”期末的元增长45%。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的成色。“十三五”以来,广安市以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
优布局调结构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遍地开花”
当前,邻水脐橙还未成熟,果子才由青变黄,果农们的电话就已“炸开了锅”,一直响个不停。
“完全不愁销,我们的千亩脐橙目前已被预订了大半!”10月29日,柳丰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跃贤一脸喜悦地说,目前很多企业还特意赶到果园抢下订单,预订未成熟的脐橙,目前他收到了多万元的订金,预计今年销售额将达到0多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跃贤说,合作社的脐橙年初挂果,以前每年只有五六十万斤的收成,今年产量预计能达到万斤,每斤批发价也由五年前的一两元提高至五元。“邻水脐橙”以高品质在全国打响了名气。
不仅是邻水脐橙,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出”“喊得响”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遍地开花”——广安龙安柚、广安蜜梨、广安青花椒、岳池稻米、武胜大雅柑、花卉药材以及湖羊养殖。
如何发挥优势,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一直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广安市高起点规划,以“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理念为导向,提出构建广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目标明确,但产业发展不能盲目放任。怎么办?近年来,广安市坚持“一县一特色”思路,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建成现代农业园区40个。搞加工,全市培育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4家、初加工企业72家,年产值超亿元。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华蓥山”品牌被评为全省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注册农业类商标2余个,“三品一标”农产品个。
“十三五”时期,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有了新提高,广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农业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作用更加明显,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强基础优环境
美丽乡村面子“新”里子“美”
家家户户门前挂着“家训牌”,修旧如旧的朝门院子演绎着民国风情……往日连片的残旧土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宜居宜游的文明新村。一时间,武胜县三溪镇观音桥村火了,成为都市人打卡的文艺“网红村”。
观音桥村曾是穷得叮当响的深度贫困村。5年来,该村如火如荼地推进公路硬化、便道入户、房屋整治等项目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实现了人脱贫、村出列,村庄靓丽、生态宜居,村民端起“产业碗”,吃上“旅游饭”。
“挣钱机会来了!”该村村民蒋鹏飞认为观音桥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配套齐全,不比城里差,年他和妻子返乡创业,在观音桥村开起了农家乐,尝到“甜头”后,他们还扩大规模,今年初在场镇新开了餐饮店,生意红火。
不仅环境美了,钱包鼓了,村里还“劲吹”文明新风。房前屋后不见杂物踪影,村民改掉了乱丢垃圾的陋习,个个争当文明户,还涌现了不少孝老爱亲典型。
观音桥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中国美丽乡村特色民居村”“四川省十大生态乡村”“四川省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等称号。
不仅是观音桥村,广安市广袤农村开启“美颜”,一改旧貌,道路畅通、景色优美、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成为如诗如画、闻者向往的绿色家园。
“十三五”期间,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个。
不仅在乡村的“颜值”上塑“形”,更在提升乡村治理“内在气质”上铸“魂”。广安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涵养乡风文明的“精气神”,实现村容村貌、村民素质“双提升”。目前,成功创建第一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
育主体建机制
农民变“股东”搭上致富快车
华蓥市禄市镇月亮坡村的于世华“子承母业”,接过母亲邹可芳手里的“接力棒”,成为“家庭农场主”,承包了亩梨园,发展广安蜜梨产业。
“农二代”的加盟,不仅用网络销售给他家延续多年的销售方式带来了新变化,还在管理服务方面作了改进。于世华每次都开车接送雇佣的10名工人,这也让他们能安心跟着干。每年“农闲”时,他除了做些小生意,还可以安排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年收入近50万元。
年之前,于世华只是个普通的“打工仔”。他说,广安蜜梨现代农业园区采取“承租返包、借地还园、合作经营、五五分成”的利益联结机制,流转土地后,再把打造成熟的产业基地返包给农户,“这个模式让母亲和亲戚们成功创业,我有信心闯出新天地!”
不仅是于世华,越来越多的“农二代”放弃了“城里人”生活,主动选择“回归乡野”,出现了“逆向而行”趋势。这源于当前在广安市探索建立更加有效、更加长效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持续增收获益。
产业振兴要让农民唱主角。作为全省首个厅市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广安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突出农户主体地位,通过建立健全“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园区”等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大力实施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
农民从工人向“股东”、家庭农场主转变,并搭上致富快车,全市农村居民生活整体达到小康水平,幸福感获得感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个、农民合作社联合社6个、家庭农场数量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75万人次。(广安日报记者站廖小兵唐力肖雪记者刘婧)
来源: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