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物件里找寻乡愁记忆武胜县飞龙镇

烧制青瓦的工具瓦桶子。

蚕桑文化展示区一角。

老式缝纫机。

传统木工工具墨斗。

五家岩村村史馆。

□武胜记者站张施施本报记者尹姮文/图

开栏的话

留住历史,记住乡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乡愁”就是重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同样在脱贫攻坚战略中,也提出了以地方历史与传统文化促进脱贫攻坚。为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村落,让乡村振兴拥有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近年来,我市部分村落修建了村史馆,围绕着历史沿革、村落文化、民俗风情、乡贤名人等内容,通过文字、图片、实物、文物、视频等多种形式,以文化为灵魂,挖掘文化底蕴,传承乡愁记忆,培育和繁荣乡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本周起,本报开设“我们的村史馆”栏目,遴选我市目前已建好的部分村史馆进行集中报道,以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广安的乡村文化,记住历史,珍惜现在,激励未来。

锈迹斑斑的撬子、凹槽磨平的手工石磨、破旧的老式脚踏缝纫机、做工精致的竹丝画帘……8月27日,记者跟随武胜县飞龙镇五家岩村村支部副书记李川来到该村村史馆,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这一件件摆放整齐的老物件,墙上张贴的图片和文字,无声地诉说着五家岩村的过往和发展变化,勾起人们绵绵的乡愁记忆。

“这些老物件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在以前,它们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村史馆的陈列展示,让后人记住祖辈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五家岩村土生土长的李川颇有感触地说,年,村支“两委”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多次走访村民、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村民们过去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等实物,建成了五家岩村史馆。

五家岩村位于飞龙镇西部,距场镇3公里,幅员1.9平方公里,属方山浅丘地形。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花生、红苕为主,用勤劳双手开荒辟地,精耕细作,是武胜“上面种到山尖尖、下面种到河边边”绣花农业的缩影。

关于五家岩村村名的由来,当地有着一段神奇的传说。据传,在村子南边有一座叫梁家岩的山,山上有一只千年蜈蚣,它取天地之精华、得山水之灵气,修炼成精,但它恶性不改,到处兴风作浪,村民苦不堪言。玉帝得知情况后,便派出雷神前去降服。蜈蚣精感到大势已去,便躲藏于山上的一块巨石之下。雷神大怒,作法降魔,巨石被一劈为五,蜈蚣精当成毙命。此后,村民过上了安稳祥和的日子,五家岩村也由此而得名。

环顾整个展馆,传统农耕工具、石匠和木匠工具、蚕桑文化、竹丝画帘文化、蒲扇工艺、裁缝工具等展示区功能明确,体现出五家岩村的历史变迁和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进程。漫步于村史馆,不仅能看到生产技术、生活习惯的演变,以及当前发展的现状,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气息、乡愁的味道。

“五家岩村自古以来就有养蚕的历史,有着武胜蚕桑产业第一村的美誉。”李川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之初,各级政府积极号召村民栽桑养蚕,由于该村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加之村民团结勤劳,养蚕规模逐渐扩大,多次得到武胜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年,县政府将五家岩村确定为种蚕基地,并支持修建了一座蚕房,作为种蚕共育室。到二十一世纪,该村蚕桑产业更是呈现出“十亩良田五亩桑,男耕女织满谷仓”的繁荣景象。全村村民投工投劳集资建设的一条宽4米、长多米的蚕桑产业大道,成为当时飞龙镇第一条水泥混凝土通村公路。年,全村全年桑蚕发种量达张纸,经济收入达84万元,人均增收元。如今,蚕桑种植依旧是该村的重点产业之一,鲜茧不愁销路。

正对展馆大门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幅手艺精湛、色彩艳丽的竹丝画帘,听李川介绍,这是村里的老手艺人制作的。竹丝画帘是以本地慈竹为原料,通过传统工艺加工成丝,再用蚕丝编织成帘,采用绘画或刺绣的方式,描绘古代仕女、神话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的工艺美术品,是劳动人民文化和智慧的结晶。

年,村民李坤兵拜师当地竹丝画帘传人郑才贵,得竹丝画帘手艺真传,并联合李和平、李尚春等人创办了五家岩村团支部竹丝画帘美术厂,从业艺人达40余人,成为当地第一个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经营竹丝画帘的民间企业,所生产的竹丝画帘产品画面墨彩飞扬、形神兼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年,美术厂迁址飞龙场镇,更名为飞龙工艺美术厂。五家岩村作为武胜县竹丝画帘传承之地,为飞龙镇在年获得“中国民间艺术(竹丝画帘)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到石匠工具和木匠工具展示区,大锤、楔子、墨斗、推板等系列工具让人应接不暇。“以前村里有一个大型的采石场,不少村民都是石匠,还有一些村民精通木工活,并且凭借手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李川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木匠和石匠是最吃香的手艺人,家中添置家具、翻盖房屋都离不开他们。

当然,除了受热捧的石匠和木匠工艺外,五家岩村精湛的蒲扇制作工艺,也是远近闻名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飞龙镇供销社帮助村上发展葵树产业,并传授蒲扇制作技术。蒲叶经过晾晒、压磨、蒸煮等多个工序制作成型,成为百姓夏日纳凉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由于当时电风扇稀少,蒲扇市场需求旺盛,因此村民们积极性非常高,家家户户利用农闲时节制作蒲扇,每逢赶集便去各个集市售卖,满足了周边场镇80%的蒲扇市场需求。

“蒲扇本是一把草,六村姑娘编得好;若说不是无价宝,家家户户离不了。”这里的“六村”便是五家岩村。回忆起当年的盛况,60多岁的村民蒋世芳不由地唱起了当时流行的民谣。她说,他们村制作的蒲扇在全县都有名,虽然现在人们都用电扇、空调了,但是她每年还是会做几十把蒲扇拿到场镇上去卖,依旧有不少人喜爱。

村史馆就是一本书,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在这里,将村里的特色、美景、人文系统总结,并以文字、图片、实物等方式集中展示,足不出“馆”,便可让村民和来客了解该村的发展历史,知晓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我们相信,悠久的文化遗存、质朴的乡土风情,不仅是永存的精神财富,更是宝贵的发展资源,于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非凡。

来源:川东周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0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