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随着更多的实践,农本咨询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农业品牌化抓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成为各地政府尤其是农口的工作重点。
与此同时,由于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不甚了解,缺少经验,不少地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走入误区。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同农本咨询交流,我们感受到地方上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重视,同时也意识到错误认识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事业的危害。在此背景下,我产生了将农本咨询的认识向大家汇报的想法。这些观点是农本咨询在实践中的认识,其精准性有待更多实践的验证。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起研讨。
随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热潮的到来,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各品类“领导品牌”不断出现。
早些年的农业品牌就像一块处女地,许多品类没有代表,认知空白比比皆是。近几年,随着品牌意识的觉醒和创牌步伐的加快,品类代表空白迅速被填补,领导品牌不断出现。比如(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库尔勒)香梨、(砀山)酥梨等,某种意义上,它们已成为这类产品的代名词,消费者购买时首先联想到的或第一提及的品牌。即便是一些新兴的品类也有了代表,比如(隰县)玉露香梨、(象山)红美人等。我们发现,这些品类代表一旦出现,其他品牌想要取而代之,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农本研判:品类领导品牌的出现速度会越来越快,品类代表空白会越来越少。未来3~5年是诸多农产品创建品类领导品牌的“窗口期”!
这一判断,主要基于农业创牌规律以及我国国情、农情的特点:
目前,绝大部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按5年做规划,制定品牌创建计划。消费者认识一个品牌,也需要时间的沉淀。而3~5年也是一个品牌“从无到有”的周期。
另外,按照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县域党政领导5年一任,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5年内不做调动。基于此,县域发展通常按5年做规划。从实践看,3~5年也是一个产业“从无到有”所需的时间。农业是一个“周期行业”,从无到有需有个过程。以果树栽培为例,“一年栽、两年花、三年果、四年产、五年丰”是规律。只要有决心,3~5年往往能再造一个“产业”。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武鸣沃柑”,五年时间实现了“中国沃柑看武鸣”的目标,“武鸣沃柑”也成为沃柑的代表和领导品牌。
农本建议
未来农业竞争的焦点是品牌。换言之,没有品牌的农业没有竞争力。不管是否愿意,品牌化已成“现代农业标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对于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我们建议如下:
“快马加鞭”
打造品牌,速度比完美重要!现实中,一些地方因为追求“十全十美”,错失率先亮相打响“第一枪”的时机,教训惨痛!农本以为,实施品牌战略,要善于决策,更要快速决策!农业创牌,速度第一。错过一季,就得再等一年。要在运动中“完善”,忌在静止中追求“完美”!
“少走弯路”
人常说,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弯路。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而言,尤其如此。我们要认识品牌建设规律,认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本质,将“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相结合,依托“一县一业”创牌,不贪心、不求大,警惕错误模式的诱惑,确保在起步之初就走对路!
走“新路”“快路”
按照农业创牌规律,争取赢在起点。比如种养“新品种”,发展“新模式”,培育“新业态”,从根本上“追赶超越”先行区。以农本咨询合作的四川武胜县为例,武胜发展晚熟柑桔产业时,和中国柑桔研究所合作,栽培最新晚熟柑桔品种“大雅柑”,并且按照企业化种植、园区化管理的方式,短短四年时间,成为大雅柑种植面积“第一县”,四年走了别的地方十多年走过的路。
利用电商、直播、新零售等新兴“农具”,利用科技赋能、模式创新,实现品牌“一夜成名”,取得按照传统方式需要几年乃至十多年才能取得的成效。
按照学术界的观点,一个品类消费者最终只能记住2~3个品牌。从这个层面来说,未来3~5年是农产品创建品类领导品牌的窗口期,要想快速打造领导品牌就要走“新路”、“快路”,尽快进入“行动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