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县长安乡贵人槽得名:相传最广的是明万历年间,一位名叫刘三才的儒生,少年英才,出类拔萃,科考高中,官至吏部尚书。
另传有一李姓村姑,面目丑陋,却意外选入皇宫,跻身贵人。
还有说,更早时期,因韩姓人家得名。相传这韩姓人家,其父年少时,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新婚后,生下一对双胞胎男孩。但韩姓父亲不久即征召入伍,加入到讨伐邻国的战争中,从此音讯全无。两个双胞胎男孩却逐渐成长,承继了父亲武艺,最终也踏上卫国保家的道路。两个年轻武士率部,在与黑水国的对阵中,父子对垒,阵前相认。父亲倒戈,协同作战,攻破邻国。
因战功,父子三人均获朝廷赏识,韩姓父亲被皇帝任命,代替邻国国王掌管黑水国事,向中土年年进贡。儿子韩龙、韩虎封为平西王、兵部大将军,掌管国家兵权。据说,贵人槽有座拱背桥,从那时起就叫韩家桥。现在的李家湾也就是韩家老屋,从那时起就叫进贡湾。
当然,贵人槽为何叫贵人槽,其名始于何人、何时,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口口相传中各自找到自己希望和喜欢的结果。
贵人槽,位于华蓥山褶皱山系中的铜锣山中段一处深陷于山峦之间的凹槽内。从整体看,贵人槽及四周的群山,合围组成一艘巨大的旱船。四面高高的连绵起伏的山峰即是它宽厚高耸的船舷,低洼的平旷的凹地,就是它容纳人物、房舍、苍生、田土的船舱。在上古宇宙洪荒年代,这艘船可能更像在滔天洪水中托载生命万物的诺亚方舟。千百年来,居留生活在贵人槽里的人世万物,便被这艘巨大的生命的希望的方舟承载、护佑,从远古平安抵达今朝。
贵人槽,这一条槽,实为褶皱山中的凹地,山中平坦开阔的小型平原。它上至汤巴丘,下至黄泥坡,这段高山中的槽谷,长约7公里。在铜锣山中,除了贵人槽外,还有梁家槽、昌家槽、廖家槽等诸多山中大小槽谷。只不过贵人槽,在这些槽沟、槽谷中,最为有名,也最为富庶、美丽。
在这里流传着这样一段歌谣:“华蓥对马鞍/擂鼓石照点灯山/后背一水下三滩/当门廿四个擀饭山”。也有这样的歌谣:“擂鼓点灯照华山,一水响三滩。金垭对马鞍,二十四个擀饭山”。古老歌谣,简略描绘了贵人槽的山川地貌。因其地势平坦,水源丰沛,所以,贵人槽物产丰饶,鱼米飘香,居住于此的人,根本不愁没有饭吃。只是,身居山坳之中,出行极度不便。在自给自足时代,还可自我陶醉满足,而在日趋现代化的新时代,则往往可能落伍于时代,跟不上时代前行的步伐。
贵人槽,除了上述众多传说故事外,其自然无双的风貌也卓然不凡、超尘脱俗。站在青山杠俯瞰、遥望,你会看到,在宽阔的山谷里,是一望郁郁葱葱的、栽种了各种蔬菜、药材、果树的小型山间平原。在这条沟槽里,一条小河静静地流淌。这条小河,源于金钟水库。
小河两岸,有众多的二至三层的民居,也有更传统的大型院落。那些槽中别墅式的“小洋楼”,屋面均为黑色青瓦,四壁则是泥黄的醒目的墙壁。众多的民居被青葱的山林、绿地掩映,鳞次栉比,忽隐忽现,在白雾蒙蒙的山谷里,格外引人向往。有些“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之感。如果在当年交通闭塞,仅有山路可走的情形下,贵人槽,更像一座巨型的鸡鸣犬吠、炊烟袅袅、男耕女织、风调雨顺的“桃花源”。生活在贵人槽中的人,更可能是一处与外界隔绝了通联的世外天地,美妙华庭。
贵人槽里,还有被他们引以为傲的、排列有序的圆形山丘——土包,俗称二十四个擀饭山的圆形山包。这些被称作擀饭山的小山包,被贵人槽的人们爱称为擀饭山,想必是它的山形酷似用饭碗盛装着的冒冒梢梢的米饭,高出了盛饭的擀钵。进而说明这里盛产稻米,有吃不完的米饭,可以随时供人享用。又因这平地上突兀而起的小型山峦,酷似广西桂林坪坝中的奇绝山峰,所以贵人槽又称桂林槽。还因山间有这样的平原,土质肥沃,物产丰饶,又称为贵银槽或贵岭槽。
在深入走访、参观中了解到,贵人槽在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地理和沿革,建立了三个自然村,即:大堰村、金垭村(曾名黄金村)、金钟村。三个村中,有两个村的名字都与金相关,说明这里的金贵;人们也渴望着黄金一般的岁月。而大堰村,则是因为在高山上能有水屯于堰,更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由此我想,取名贵人槽,更多地融入了人们对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与期待,也表达了淳朴善良的山民们,对为一个地方做出过不朽贡献的人的景仰与爱慕。
在探究贵人槽的过程中,我看到贵人槽的新旧变迁,在金垭村老屋基的大湾里,在原来的旧房子里外,开辟、新增了一组非常有意义的展馆或场所:金垭村史馆、农博馆、大屋基民俗文化村、知青陈列室、乡村大舞台、水上游乐场等。而在此中,知青陈列室更让我刮目相看。我不由得自然地、延伸地联想到,贵人槽的贵人,还应该有那一个个闪耀着青春火花、充满着火热情怀的知识青年。他们从重庆等大都市,上山下乡,来到僻远的、陌生的群山之中的贵人槽,给这里的山乡带来的朝气、贵气。这里曾来过很多知青,他们为贵人槽增添了鲜活的生机和力量。而在改革开放,尤其是脱贫攻坚战中到现在,贵人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交通闭塞、产业传统、经济滞后、农村凋敝,目前已全然改观。县乡各级,已将贵人槽进行深度的开发,引进蔬菜、桃李、药材和乡村旅游,为贵人槽再添新的、时代的贵气、贵重。贵人槽,真正拥有贵气的时代已经到来。
贵人生贵地,贵地生贵人。天地人相合,人人享贵气。无论是历史上的贵人槽的贵人,还是现在给贵人槽带来贵气的组织者、劳动者、投资者、旅游者,都是贵人槽的贵人,都是贵人槽最珍贵的财富和人脉,也都是贵人槽的弥足珍贵的、值得赞美的贵人。
从邻水县城出发,翻过那条新修的柏油路面的三道拐后的铜锣山的山坳,就可以抵达青山杠上,也就来到了贵人槽。
数次前往贵人槽,终将所见,以此形式,再现贵人槽的诗意画卷。
作者简介:钟明全,四川广安市人,生于年,四川省作协会员,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年始学诗至今。已出版个人诗集《爱的诗篇》《冲撞盆地的后生》《我深深爱怜的广安》《坐在阳光的拐角》《邓小平和他的祖国》(第一卷《根生华夏》)《风牵着筝奔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