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究竟该如何写武胜诗人评论家如是说

李从悠 http://m.39.net/disease/a_5406139.html

五千年中华,根深叶茂,满树诗花;中国素称诗国,千年文脉再次流经杜甫草堂浣花溪,第六届中国诗歌节,由中国文旅部、中国作协、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在此主办,十条“诗歌之旅”精品线路,经典吟诵、名作赏析、诗歌沙龙、诗歌快闪……三大类十余个子项目活动将一场诗歌盛宴隆重开启!为此,嘉陵江文学艺术院、武胜县文艺评论家协会以“新诗究竟该如何写”为主题组织部分评论家、诗人展开大讨论。参会人员纷纷发表对新诗写作的看法,现遴选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新诗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期待着你的真知灼见!

——编者按

弘扬中华文化,写好立根诗歌

——在嘉陵江武胜诗歌论坛上的发言

创新无极限,探索永不止。

中国图像诗,起源于东汉苏伯玉妻的盘子诗,可谓国粹,具有相当的美学深度和广袤前景。作为中华子孙,我辈当大力弘扬。

中国十六行诗(十六行新格律诗、十六行新自由诗),是正在探索路上的一种新体诗歌,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汉语诗歌,我辈当戮力同心,马不停蹄,潜心打造。

中国图像诗,中国十六行诗,皆可谓之“中华立根诗歌”。对其传承、弘扬,创新、创造,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担当好这个任务。

尊敬的各位诗人、各位朋友,让我们携起手来,认真讲好中国图像诗、中国十六行诗故事,为大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贡献力量。

——尹才干(开当代图像诗创作之风气者,中国评协会员)

百年新诗走到大转折的关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武胜就打出了中国人在世界上引以为傲的中国油气勘探第一深井井。恰逢第六届中国诗歌节,适逢新诗百年,随着武胜诗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图像诗产生世界性影响,我们希望武胜文艺评论家再打一口诗学理论的井。

新诗百年,前方的路越来越窄,已来到中国新诗大转折的重要关口;百年新诗,离大众越来越远,给每一位诗人提出了天问:百年之后的新诗是以中国三千年汉诗为主体,兼收并蓄西方诗学,还是反其道而行之?

中华素称诗国,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诗歌的繁荣才是中华文化的真正繁荣。深深审视百年新诗、三千年汉诗,个人以为,中国诗坛应努力摒弃散文化主张,必须以人民大众为中心,以人民大众喜爱的内容和形式,高度重视诗歌的九重境界,即晓畅清新优美传神的语言、情景交融美妙空灵的意境、天人合一悲悯苍生的情怀、根深叶茂历代沿袭的民族性、观照人类刻绘生活的人民性、融入时代把脉时代的时代性、神韵满纸玩味不尽的艺术性、博大精深石破天惊的思想性、独一无二风格卓绝的独创性,沿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诗学道路前进,发展中国新诗,再现诗国辉煌!

——天马长嘶(当代中国豪放诗代表性诗人,著名图像诗人,省评协会员)

写人民喜爱的新诗

我觉得新诗写出来应让人读得懂,有的新诗广大读者读不懂,读后不知所云,这样的诗无论如何算不得好诗。

毛泽东、鲁迅都提倡新诗押大致的韵。无韵不成诗,新诗也应该适当押韵,反对诗歌散文化。

新诗也好,古体诗也好,必须传递正能量,坚持“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使用生动传神的好词语,让新诗为读者所喜爱。希望诗人朋友们守正创新,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杨方忠(省老年诗词创作研究会理事、省诗词协会会员、广安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县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世界格局与本土写作的美学转换

创作格局,应该指的是创作的思想层次和艺术境界。作品的优劣,或许就是对创作技巧和情感的把控。只有从格局和优劣上创作出具有“第一与唯一”的品质的作品,才好进行“世界格局与本土写作的美学转换”。而在美学上的转换,和转换之后是否仍然能够保持“美学”的东西,却又是再创作(二度创作)的事情了。

——陈宇(中国水利作协会员,省评协会员)

对新诗写作的建议

第一,提倡学习“五四新诗”。当时主要是“救亡图存”,今天则要求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人民,歌颂民族复兴,要言之有物,有节奏、有韵律。

第二,提倡学习中国传统诗词,反对“散文化”。使用诗歌语言,力求语言精炼,节奏鲜明,韵律和谐,有音乐性。符合政府的“二为”方向。

第三,在诗词刊物上开辟“评论”专栏。开展认真的诗歌评论——即“批评与议论”。拒绝单纯的“欣赏”,促进诗歌正常发展。

第四,在诗刊上开展“中华诗词改革的讨论”,为传统中华诗词寻求改革,为新体诗歌端正方向。

——黄青华(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应克服当前诗界乱象

当前诗界主要存在以下乱象。一、新诗写作上的无序化、散文化突出。没有规矩,无所遵循(古典应遵循唐宋),不用韵,没有节奏感、音乐感;二、使人看不懂的朦胧诗充斥主流诗刊,作者被一些大诗人无原则地吹捧;三、小圈子写作。各自为阵,自说自话,排斥异己。

对新诗写作提出如下建议:一、新诗要遵循毛主席提出的古典与民歌结合出新诗的道路发展;二、诗要为时代、为人民歌唱;三、坚持用韵;四、语言要通俗、精炼,不生搬硬套;五、尽可能采用形象思维、比兴手法写诗。

——王龙(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县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新诗发展之浅见

所谓“新诗”,是指“五四”以来兴起的白话诗。那时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白话诗是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受人尊崇,一片繁荣景象。百年后的今天却走向低谷,写诗的人多,读诗的人少,晦涩难懂的多,通俗易懂的少,平庸多,精品少。

对新诗的发展,我的浅见是:任何作品首先必须做到主题好,有正能量、有时代特色。其次是语言“应该精练,大体整齐,押大体相同的韵”,这样才能朗朗上口。

我反复读了李白的《夜静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语言流畅,情景文融,朗朗上口。仅二十个字,就细腻地表现出了游子思乡心态切切。读来童、叟、妪都能听懂。我们为什么不向先辈学习,而要故弄玄虚,晦涩难懂呢?

——毛熙伦(91岁,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遵循“七个数字”,走上新诗写作的坦途

前不久,在县图书馆听县评协副主席梁晓华讲座感触很深。他提出以数学论文学,以七个数字构筑诗学体系,令人耳目一新,我深表赞成。遵循“七个数字”进行新诗写作,是一条诗歌的捷径和坦途。

晓华先生讲的“七个数字”诗学理论如下:

论诗第一个数字:1,是独一无二的意思,要求诗歌要独到、独特、独创、独绝;论诗第二个数字:3,指三字论诗:美、妙、绝;美、妙、绝是诗歌三重门,为好诗三大要素;论诗第三个数字:4,指诗有四贵:一贵意境;二贵含蓄;三贵凝练;四贵自然;也指独创性四层含义:独到、独特、独创、独绝;论诗第四个数字:9,指诗歌评价的九重标准,一是晓畅清新优美传神的语言;二是情景交融美妙空灵的意境;三是天人合一悲悯苍生的情怀;四是根深叶茂历代沿袭的民族性;五是观照人类刻绘生活的人民性;六是融入时代把脉时代的时代性;七是神韵满纸玩味不尽的艺术性;八是博大精深石破天惊的思想性;九是独一无二风格卓绝的独创性;论诗第五个数字:10,指诗歌十大忌讳,第一大忌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第二大忌诗不创新,平淡无奇;第三大忌艰深晦涩,折磨读者;第四大忌意象纷纭,意境不明;第五大忌啰嗦臃肿,不见凝练;第六大忌肤浅直白,一览无遗;第七大忌笔法呆板,毫无灵气;第八大忌刻意雕琢,失却自然;第九大忌庸俗下流,万年遗臭;第十大忌故步自封、老子天下第一;论诗第六个数字:,要求避免千人一面,应成为下笔写诗的第一件事;论诗第七个数字:,指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千篇一律,合为,是诗歌第一大忌。

聆听讲座,浮想联翩,即兴作诗一首。

赞以数学论文学

诗海深藏数学奥妙,晓华先生独家揭晓。

旁征博引古今中外,诗歌体系严密精到。

数学统领诗歌艺术,弘扬中华文化瑰宝。

高度浓缩写诗经验,数字显示作诗技巧。

七个数字诗歌钥匙,以数学论文学高妙。

提出写诗十大忌讳,九重境界诗界称道。

选诗评诗尝试打分,百思求解首诗谣。

创三字评诗美妙绝,诗歌三重门是路标。

视通万里博采众长,吞吐天地尽展怀抱!

——唐代富(市诗词学会会员、县评协会员)

舞动一方银锄,耕耘那片星光

新诗创作要秀色可餐。正如天马长嘶所言:“生命的枝丫,如果没有开满诗歌之花,生命就会掉到半价。”

如何让诗歌之花娇艳美丽?第一,要像徐志摩那样追求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第二,要恰当运用象征,比喻,排比等表达技巧;第三,要具有跳跃性,又能让读者通过想象、联想,将意境融为一体。

当然,美是外在的东西。其实,每一首诗都离不开贯穿其中的内核——思想情感。无他,则如一个胖子缺少筋骨,软弱无力,无病呻吟,如痴人说梦,喃喃自语,挺立不起来,缺乏表现力——这正是当今诗坛让人诟病的深层原因。

而在武胜这方热土上,诗人尹才干等无疑是新诗创作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他开创的图像诗,创造的十六行诗,形式新颖,引人注目,内容紧贴时代,很接地气,读者很欢迎受益,是一股诗坛里的清新之风。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7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