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翻阅广安史志,常看到广安历史上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记载,这些自然灾害曾对百姓生活、社会安定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读史之余,笔者觉得有必要选择相关资料供读者了解,遂重点选择民国年间发生在广安境内的几次旱灾资料加以整理,与读者分享。
历史上的广安,发生过的旱情很多,且程度不一。民国版《广安州新志》中的《祥异志》曾给我们留下了自隋代以来到清代的历次大旱灾记载,选录如下:
隋大业八年(年)大旱,人多饥死。
唐贞观元年(年)渠州旱,冬不雨,至于明年五月。
宋嘉祐五年(年)夏秋不雨;宋绍兴四年(年),广安旱,五年(年),“(民)饥,斗米二千,民食糟糠”,六年(年)大饥;隆兴元年(年),大饥,民食蕨根;淳熙九年(年),广安军旱,五月不雨,至于七月;绍熙四年(年),广安军旱。
元至正八年(年)五月旱,(民)饥,禁酒。
明万历十六年(年),广安大旱;万历十七年(年)初春至秋,皆不雨,赤地千里,田禾皆枯;嘉靖二十年(年)旱,免税粮役差;隆庆二年(年)旱,免田租;万历三十八年(年),“荒旱,殍死无数”。
清顺治五年(年),“旱,大饥,人相食”;乾隆四十三年(年)戊戌大旱;光绪二十六年(年),庚子春耕,旱,四月晦,始得雨插禾;秋,大旱,并汲绝,渠江可涉;光绪二十七年(年)辛丑,自初春旱至夏,始雨,岁凶;光绪二十八年(年)壬寅,自正月不雨,至于夏五月,田禾栽刈者十之四三;光绪三十年(年)州大旱,五月不雨,至立秋日,谷收三成;光绪三十三年(年)夏,四月不雨至五月,岁收十得五;宣统元年(年)发生干旱。
而进入民国,从民国元年(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年)间,见诸文字记载的干旱就达12次,其中民国二十五(年)、二十六年(年)连续干旱,一些地方谷收仅一二成,全县土地上的野菜、蕨根、麻头、干苕叶食尽,百姓流离乞食,饿死近万人,人称“丙子、丁丑大灾年”。民国三十三年(年),由于干旱,全县有39万余亩水稻歉收三到九成,白市、慧龙两乡饿死者达余人。
年版《岳池县志》记载:清嘉庆十六年(年)久旱不雨,饮水困难,粮食无收,饥民丁口;道光二十年(年)五至七月,大旱,饥民52万余人;同治十年(年)春夏,数月不雨,饥民人。
而在民国年间,广安的旱灾也很怵目惊心。
年版《广安县志》曾这样记载:“民国二十二年(年),大旱,饥民吃草根,树皮、白泥巴者甚多。一些饥民结队拥进财主家吃大户。之后又连续两年发生自然灾害,饿死者达万人。”
近阅已故广安教育名士陈运铭的回忆录《岁月》,对民国二十二年(年)的那场大旱灾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
据陈运铭回忆,民国二十二年(年),四川大旱,川东北一带更是旱得厉害。那一年,广安的粮食产量不到常年的二成,正常年景的米价一升在一角以下,而那年却陡涨至五、六角一升。农民四处逃荒,曾一度出现“吃大户”现象。所谓吃大户,就是饥民成群结队地拥到存粮多的地主家,抢粮吃饭。那年月,饥民普遍吃树皮、草根、白泥巴(也称观音土),陈运铭当年也曾吃过观音土。那场灾害也波及广安周边,据说在通南巴(即通江、南江、巴中)一带,易子而食的惨事时有发生,广安也经常有饿死人的消息传来。为了不被饿死,人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陈运铭当年就曾亲眼目睹老县城暗桥与小东街交界处发生的一起抢米事件。
民国二十五年(年)夏,广安境内再次发生严重旱灾,许多地方谷收仅一二成,白市、石笋等地几乎颗粒无收。从这年夏季至次年端午节前,旱情都未能得以缓解。全县土地上的野菜、蕨根、麻头都被饥民刨光食尽,许多难民还流离乞食,因灾饿死者近万人。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胡德润是广安人,他就曾经历过年的那场大旱灾,对当时的灾情记忆犹新。
胡德润在《一九三六年旱灾所见》中描述,年四川的这次大旱灾,经历时间很长,从农历四月到七月,多天没下过雨,田地龟裂,草木枯焦,河水断流,饮水奇缺。由于干旱,秧苗插不下,粮食种不上,以至吃的东西短缺,连草根树皮、芭蕉根苗之类,凡能充饥的,都被百姓吃得一干二净。有人还吃白泥土,饥民谓之“观音米”,他们认为,这是观音菩萨为了搭救众生而赐予的粮食。“观音米”其实是一种银灰色泥土,含有多种矿物质,人吃后不消化、不吸收、不拉大便,不少饥民因此而丧命。与此同时,一些豪门富户、贪官污吏、奸商巨贾、土豪劣绅、地主恶霸、政府权贵等,却囤积居奇。迫于饥饿,那段时间,一些地方经常发生抢米抢粮风潮。一些儿童妇女成群结队地,看见饭馆就一拥而上,只要是吃得的就吃,吃完后再进第二家饭馆。见了米店,他们也一哄而进,抢完后又抢第二家米店。在一次抢米时,一位中年妇女因为没有米袋,竟当场脱下罩裤,把两个裤腿一扎,便疯狂地往裤腿里装米。
当时广安县的石笋,只有一条街,长约两华里。那年干旱,这里的贫穷人家就把家中7岁到10岁的孩子赶出家门,叫他们“飞”走,自谋生计。在石笋河街上,由四乡“飞”来的小孩就有多人。这些孩子赤身裸体,到处流浪。没有吃的,饿得难受,孩子们就哭,每到夜深人静,还可听见他们咿咿呀呀的哭声。很多小孩就在这种饥饿折磨下死去。
从胡德润的回忆中可以看出,当年川东北一带的旱灾确实非常严重。笔者查阅了年版《武胜县志》,书中对民国二十二年(年)的灾害也有记载:“是年,天大旱,田土开裂,草木枯焦,粮食减产八九成,成为全省重灾县之一,政府无灾害救济。”这本志书还记载,这场干旱一直持续到民国二十六年(年)春天,“饥民达30多万,多以树皮、草根、白泥巴为食。到了这年的3月,武胜县饥民饿死者达到0人以上,一日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为余人。县民请求救济,政府仅核减灾民部分粮款。这年的夏天,武胜县只收获麦子约石,豌豆、胡豆基本无收,灾民日益增多,生活日益艰难。当时的省赈务会方拨赈济款3.7万元法币给武胜以示救济”。
而在岳池,民国元年(年)至民国三十八年(年),史料记载的干旱就有18次之多,尤以民国二十五年(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年)为甚。这段时间岳池连续天旱,严重的干旱导致河水断流、水田干裂、粮食无收,受灾民众达到55人,占岳池当时总人口的94.5%,其中断炊者达90人。百姓也是靠食树皮、野菜、蕨根、观音米充饥,被迫逃荒死亡者数以万计。
而相对富裕的邻水县,当年也是遭遇了罕见的旱灾。年版《邻水县志》载:民国二十三年(年),夏,大旱。县发行农民借贷劵,印30万元,仅发行了5万元。民国二十五年(年)8月至次年4月,无雨,饥荒严重。省政府派王蜀平为查赈长来县调查,分极贫和次贫放赈。民国二十六年(年)4月,省合作委员会派员来县举办旱灾救济,开始筹组信用合作社试点。民国三十一年(年),邻水全县夏旱严重,田土龟裂宽至3寸,深达两尺,溪河断流,粮食平均收获不及两成。经请求,民国三十二年(年),当时的省政府才拨给旱债赈济款40万元(法币)。民国三十三年(年),邻水又遭夏旱,省上拨赈谷1万市石。而一些地方官吏却不顾百姓生死,趁机抓用赈金、赈米,中饱私囊。
而围绕当年的旱灾,还发生了一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民国二十二年(年)发生在四川的大旱,也引起了国民党中央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