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安日报-广安在线」
11月19日清晨,薄雾如轻纱笼罩着川东大地。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胜利镇吊井龙村村民谭秀珍家菜园子里来了几位“好亲戚”。他们身着“红马甲”,一早登门,拿着土撬等工具麻溜地走进地头,帮谭秀珍收割莴笋等蔬菜,运到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去。原来,这是国网广安供电公司派驻吊井龙村的驻村第一书记何中明,带着共产党员服务队的3名队员为患有严重风湿病的村民义务采摘。
背起背篓、挽起裤腿,何中明等人来到莴笋地里,很快收满了一背篓。背起莴笋,来到村委会旁的电商服务站称重过磅。“17斤半,4元一斤,来签个字。”何中明协助会计将账单交给谭秀珍。一个月内,70元菜款将会打入谭秀珍银行卡中。通过服务站的微电商售卖,这些菜很快将送到县里、镇上的大小餐馆或机关单位食堂,实现从“地头鲜”到“盘中餐”的华丽变身。
“脚不出村、人不出力就把钱赚了。”谭秀珍打趣地说,自己一个独居的70岁老婆婆,如果没有村两委干部和电力人的帮忙,她种的菜,可能只有烂在地里。
年过七旬种蔬菜,菜熟不知往哪卖。这种现象,两年前,在武胜县胜利镇吊井龙村非常普遍。吊井龙村不仅是全镇的边缘村,也是全县的边缘村,距离最近的场镇胜利镇都有4.5公里,步行需要1.5小时。地偏人穷,穷则思变。全村人绝大部分外出务工,村里常住人口仅剩余人,且以60岁以上老人为准。
留在村里的人干什么?答案是种蔬菜、养家禽家畜。
吊井龙村党支部书记陈杰明介绍,浅丘地形、砂质土壤,给蔬菜种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蔬菜也是村里传统支柱产业,全村余户常住人口,发展蔬菜种植的就有余户。
但是,村民也面临着一种困境:菜种出来了,销到哪里去?78岁的村民陈运财,是村里的种植大户,每年保持种植6亩蔬菜。前些年,他每天凌晨3点半起床,到地里采摘蔬菜,然后推着手推车,保证天亮之前到达附近场镇市场里抢一个好的摊位。
“年纪大了,一整夜不睡觉,身体熬不住了。”陈运财说,前些年他原本准备不种菜了,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天天熬通宵,确实吃不消。而今,陈运财继续保持6亩地蔬菜。因为村里来了一位“电力人”,建起了电商服务站。通过电商网络,把他家的蔬菜卖了出去,让他每年增收2万余元。
年6月,国网广安供电公司派出何中明担任吊井龙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如果产业搞不起来,村民收入就会受影响。”何中明说,来到吊井龙村,他干的第一件事,便是走访调查,了解村民发展产业的意愿。
“我们不搞什么新产业,只要能把菜卖出去就行了。”村民苏正光的一席话点醒了何中明。那时候,村民都在为大片大片的蔬菜销路而发愁。综合分析全村实际,什么是产业,蔬菜就是这个村最应该发展的产业。
如何解决销路问题?何中明最先拟了几个“简单粗暴”的方案:村里统一买辆小货车,每天凌晨载着菜农统一出发前往场镇;联系收购商,每天下午到村里准时收货......这些想法因为客观条件限制均被一一否定。想不出办法,何中明只能对着手机发呆。
“手机。”何中明突然灵机一动,互联网时代了,咱也玩玩网上销售和直播如何?何中明的想法得到村里的极大支持。何中明发动村两委干部和电力公司职工及家属发朋友圈“打广告”。通过近一年的“推销”,购买吊井龙村蔬菜的散客常客超过人。目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