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陆宇翔,是在文山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工作推进会上,他声音不大,用平缓的语气讲述着他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时刻作为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深入抗疫一线,支援武汉的经历。
那时,陆宇翔是做好了一去不返的准备的。
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看到武汉医疗资源短缺,医院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科主任陆宇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危急时刻,虽然身处边疆,文山州委、州政府及时向全州医务人员发出号召——驰援武汉。作为EICU科的医生,平时工作非常辛苦,但想着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武汉,陆宇翔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
和他一样的七乡儿女同样无私无畏,纷纷报名请战。
年2月19日,陆宇翔正式加入云南省第六批援助湖北医疗队,成为文山州39名援助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这支队伍中,有汉、壮、苗、彝、傣、哈尼、布依、黎、蒙古等9个民族。当祖国需要时,他们都选择了义无反顾进军抗疫一线。
2月25日,文山州援助湖北医疗队全医院后湖院区发热一病区,正式参与武汉保卫战。
每天,陆宇翔与队员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密不透气的防护口罩,来往于病患之间,日夜奋战在最危险的感染病区。不论值班与否,他都主动进入隔离病区,讨论病例、制订方案、实施治疗……6个小时,每次走出隔离病区,都是浑身湿透、脚瘫手软。
作为医疗组的中流砥柱,除了照顾好病人,他总是默默关心着来自家乡的兄弟姐妹,他带来的物资从防护用品到家乡小菜都分享给大家。有一次,他看到一篇《穿防护服心脏骤停》的案例,他赶紧召集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制定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记得,第一次踏入隔离病房,得知他们是从遥远的云南文山赶来支援的医疗队,患者们一面擦拭着眼泪一面不停说着“谢谢文山医疗队!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支援我们,你们辛苦了”。
记得,“三八”妇女节,每位女队员都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有玫瑰花、巧克力。后来陆宇翔才知道,特殊时期难以买到鲜花,这些玫瑰花都是武汉人民纯手工制作,每一片花瓣都代表着武汉人民真挚的心意。
记得,有位老人家治愈出院前夕,激动地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颤巍巍地递到了他们手里。这是一封感谢信,里面写满了对医疗队的感谢。出院时,坐在汽车上,他不停地向陆宇翔他们挥手,泪眼中彼此的身影渐行渐远。他好想对老人家说: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健健康康,就好!
医院的31个日日夜夜,他们一天当三天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收治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39人,治愈出院27人,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中华民族一家亲,千里驰援滇鄂情;共克时艰胜利归,两地情谊深似海”是武汉市民写在他们防护服上的话语。那一刻,陆宇翔心里翻江倒海:总算没有辜负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全州万各族人民的重托;他们把边疆各族人民的感情深情真情带到了武汉,为武汉抗疫注入了文山力量;他们体现出了“国家至上、人民至上、奉献至上”的“老山精神”!
这就是边疆各族人民心怀“国之大者”,与武汉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这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马新焕
编辑:庞玉珍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