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上游看变迁广安川渝毗邻地联合巡界

02:05

王林四川在线记者李天锐邓涵予视频:吴迪

“欢迎欢迎,我们又见面了。”9月22日上午9时许,川渝界兴隆桥四川岸,广安市武胜县万隆镇镇长卿瑶和赶来的重庆市合川区燕窝镇党委书记张玉婵握手。“昨晚看天气预报要下雨,就给你打了电话。”握手后,两人熟络地交谈起来。

连续多日秋雨,河水小幅上涨。头天晚上,这两个川渝毗邻乡镇临时决定相约巡河。当天天空飘着小雨,四川日报全媒体“江河上游看变迁”采访报道组也来到兴隆河边,跟随毗邻两镇以及合川区、武胜县两地河长制办公室、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等相关负责人开展联合巡河。

40余人组成的巡河队伍从万隆场镇出发,自武胜岸沿河而上开展巡河。武胜融媒夏俊林摄

组织清漂、交叉检查……

一次超时的“联合巡河”

此次两镇共巡的兴隆河,是嘉陵江的一级支流,也是川渝在当地的界河,重庆人叫它“南溪河”。河流全长66公里,流经重庆合川区燕窝镇、古楼镇以及四川武胜县万隆镇、清平镇等7个乡镇,其中万隆镇与燕窝镇以河中心为界,合川、武胜共管河道23.95公里。

“我们这次联合巡河,要解决的事可能有点多。”卿瑶开门见山。因连续降雨河水上涨,易发生漂浮物增多等情况,40余人组成的巡河队伍撑着雨伞,穿着雨靴,从万隆场镇出发,从武胜岸沿河而上。

岸边,有志愿者手持特制漏勺在清理场镇段的漂浮物;合川岸,工作人正在补栽滨河路边的绿植花卉;遇到冒雨垂钓者,巡河队伍立即上前宣传“一人一杆”政策。此时,同行的两地部分部门已开始交叉检查。

10时20分,一支小分队跨过兴隆桥,来到合川岸,走进位于燕窝镇红豆村的污水处理站。燕窝镇方面介绍,这是一个设计日处理能力吨的污水处理厂,目前能够满足红豆村的污水处理需求。双方向业主了解情况后,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进行了采样,住建部门则对管网进行“体检”。

11时10分许,巡河队伍来到位于万隆镇黄桩村的一座石板桥,发现桥下已有水葫芦和水白菜等漂浮物。“必须赶快清理,不然堵住桥洞,要造成上游河水猛涨。”卿瑶与张玉婵商量。张玉婵随即拨通了燕窝镇副镇长胡光亮的电话,组织10名志愿者立即前往石板桥;卿瑶则安排村里组织常备护河力量前往“支援”。

巡河时,大家还遇到正在河边取水的万隆镇场镇居民彭芬。“我装些水回去养金鱼,天然水养鱼更好。”彭芬告诉大家,她已在兴隆河岸生活了42年,亲历过河水从清澈见底到浑浊不堪,再到如今可以养金鱼的转变,“你们一直盯着这条河就挺好。”彭芬说。

合(川)武(胜)两地联合巡河座谈会。武胜融媒夏俊林摄

随后,一场只谈如何解决问题的座谈会在万隆镇政府举行。

“最近两个月四次监测显示,水质不够稳定,有出现四类水质的风险。”武胜县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说。

合川区生态环境局负责人则表示:“我们两地河长办针对近3个月发现的问题,正在编制专项治理方案……”

通报交叉检查及采样情况、提工作建议……合川区和武胜县两地河长制办公室、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及武胜县纪委监委等单位代表相继发言。这场超时的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1点。

“这是一场有共同目的、共同利益的座谈会。”燕窝镇副镇长胡光亮说,此次会议初步确定了联合巡河发现的管道渗漏、河道漂浮物等10余个隐患或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是我们今年第19次联合巡河,今年内至少还有3次,让我们护好这条边界河,让一河清水入嘉陵。”会议结束前,作为此次联合巡河的“召集人”,卿瑶对跨过川渝界来四川岸巡河的合川区所有人员表示感谢。

“一河一策”、专项治理

让一汪清水惠及一方百姓

由于是川渝跨界河,且水质不够稳定,嘉陵江支流兴隆河治理一直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10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