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说夜郎他们为什么摸耳朵是听,还是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贵州“用手摸耳朵”的汉俑目前仅出土两件,均是泥质灰陶。根据贵州考古所唐文元等发掘整理的《贵州黔西县汉墓发掘简报》,一件为年黔西县罗布垮12号石室汉墓出土,原定名“抚耳俑”,后改名“听琴俑”。根据贵州省博物馆李飞执笔的《贵州兴仁县交乐十九号汉墓》,一件为年兴仁县交乐19号东汉“十”字形砖室墓出土,定名“听乐俑”。

“听琴俑”(黔西县罗布垮12号石室汉墓出土,贵州省博物馆藏)

“听琴俑”为女俑,现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俑高12.3厘米,跽坐,身着圆领内衫,外罩右衽宽袖长服,上身微前倾,头围巾帻。面部上仰,虽然风化模糊,但仍可看出张口微笑状。右手自然扶膝,左手上扬抚耳,似“凝神听琴”。

“听乐俑”(兴仁交乐19号墓出土,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听乐俑”为男俑,现收藏于黔西南州博物馆。国家二级文物。俑高31.5厘米,宽20厘米。中空,跽坐。身着圆领内衫,外罩交衽宽袖长袍,上身微左倾,头戴介帻(头巾),后开叉。脸略前仰,浓眉大眼,嘴微张开,面带微笑,鼻子残缺。右手抚腿,左手上扬为抚耳姿势,似作“聆听状”。该俑为19号墓被盗后由公安部门破案追回,经盗墓者现场指认,出自墓葬前室中部。

“听乐俑”侧面抚耳照

黔西罗布垮“听琴俑”伴随出土有抚筝俑,兴仁交乐“听乐俑”伴随出土有吹箫俑,因此两俑的定名都用了“听”字,那“抚耳”的行为便可以顺理成章理解为“聚音聆听”。现在问题来了,“事死如生”后依旧能享受歌舞表演的墓主人,为什么要塑造一个“听琴”或“听乐”的在墓葬里?难道他感觉孤独寂寞,要人陪他一起看表演吗?答案显然值得商榷。

“抚耳陶俑”(成都封家碾制材厂汉墓出土)

商周时期,盛行残忍的人殉葬俗。秦汉以来,有所收敛,多以草扎俑、木俑、陶俑或石俑代之。这些俑其实都是人殉的替代品,他们或演奏,或歌舞,各司其职,都是为逝者服务的。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听琴”或“听乐”俑以巴蜀地区出土为多,一般均伴随抚琴(或筝)俑、吹乐俑、乐舞俑等一同出现,颇像一支为墓主人表演的小型“乐队”。譬如重庆合川南屏2号汉墓、忠县涂井5号汉墓、成都封家碾制材厂汉墓、成都北郊东汉5号墓、广安武胜县山水岩2号汉代崖墓、内江红缨东汉崖墓、乐山夹江千佛崖东汉崖墓等都有出土。同类型的陶俑上海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因系征集,猜测也来源于四川。俑戴高冠,束腰带,面带笑容,左手抚于耳后,定名“东汉红陶听琴女俑”。这些陶俑无一例外的均有“抚耳”动作,但作为“乐队”表演的一员,显然不能光“听”不干活,那他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东汉红陶听琴女俑”(上海博物馆藏)

据蜀郡东晋史学家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又据南朝萧统主编的《昭明文选》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意思是巴地的民歌相当有名,不但流行巴境,在楚国都城同样脍炙人口。这样看来,巴蜀地区的人们善于歌唱,那这些“抚耳”的陶俑会不会是“乐队”成员中负责唱歌的呢?

青海土族“花儿会”(来源:西北民间艺术瑰宝)

据著名的文史作家江上《巴渝东汉抚耳陶俑应定名歌唱俑考辩》一文,将这种“抚耳”的俑定名为“听琴俑”或“听乐俑”,“是一种错误认识,这种误读出现于诸多出版物、考古学期刊以及博物馆展览的定名中,抚耳的动作来源应是人们辅助演唱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应该定名为“歌唱俑”。作家江上还调查到,目前在甘肃、青海一带的土族,在自发流传的“花儿会”民俗活动中,就一直保存着“以手抚耳的演唱形式”。

黄平飞云崖苗族传统“四月八”祭牛节上的美丽姑娘

(图片来源:杰戈视觉)

笔者曾经请教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声乐老师,将手放在耳朵旁,唱歌的声音是否会变得更加动听,答案并不肯定。但将手放在耳朵旁,略有一点距离,确能形成共振,产生类似“混响”的效果。对于这些“抚耳”的陶俑,到底是“听”,或是“唱”,目前专家学者并未达成统一共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虽然倾向于“唱”,但就如黄平飞云崖苗族传统“四月八”祭牛节上这位美丽的姑娘,她在“含笑聆听”,还是“娇颜欲唱”?如果仅从动作上,的确难以定论。

朋友们!你们认为是“听”,还是“唱”呢?

撰文:龙虎

编辑:张雨馨

责编:飞宇

编审:苏姝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8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