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蒙上一层皮,密密钉上一层钉,不管晴天和雨天,敲打起来一样音。”
这首经常出现在小学试卷中的《制鼓歌》,写的就是传统制鼓这门老手艺。作为如今仍活跃在制鼓行当为数不多的传统手艺人,袁有富一直坚持用传统手工制鼓,鼓皮要选用10年以上的老水牛的牛皮,而且绝不将一块牛皮分为多层使用,为的是保证鼓皮的质量和耐磨性。
制鼓大半辈子,袁有富却发现,这些年制鼓攒下的钱,竟不够在四川武胜县老家的小镇上购一套住房。但他并不后悔,“偷工减料的事情,我们做不出来,我不能砸了自己的名声。”袁有富说,名声,是一个传统手艺人绝不能舍弃的底线。
让老人欣慰的是,年轻的儿子袁志伟最后回到他身边学习制鼓手艺。几年前,儿子更是在网络打开了传统手工制鼓的市场,让这门传统手艺在经济上得到了更好的回报:制鼓数量在减少,但收入却在增加。
袁有富和儿子袁志伟
袁志伟觉得,对于传统手工制鼓而言,在产量上与工厂机械规模化生产相比,毫无竞争优势,但正是因为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它还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就应该让它在经济上也得到应有回报,这也是对传统手工制作的一种尊重。
十二岁随父亲学艺入“鼓市”,生意爆好
袁有富的前半生,到过不少寺庙。
作为一名制鼓手艺人,更多时候,他是被庙上的人请去制鼓的。因为出自他手的鼓,质量过硬。作为对寺庙建设的有功之人,其名字也常被刻在寺庙的功德碑上。而作为一种打击乐器,演绎剧团同样也离不开鼓,袁有富能一口气说出省内不少剧团的名字,都是些曾数次找过他制过鼓的剧团。
袁有富,今年66岁,个头瘦瘦的,因手艺好又被称为“袁二鼓”,是四川如今为数不多的传统手工制鼓匠人之一。
袁有富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兄弟三人都会制鼓,师傅就是他们的父亲。袁有富说,因为当年奶奶去世得早,家庭负担重,父亲在十二三岁的年纪,就被家人送到重庆合川,师从当地一位有名的制鼓匠人学艺。
巧合的是,袁有富也是在十二三岁的年纪,开始跟随父亲学制鼓。
袁有富
“年轻娃儿,眼睛好使,读书回来,就帮忙锯木料,制鼓腔。”袁有富说,他学艺时,整个市场上对鼓的需求量不大,一年只能遇上两三回。大多数时候,他只能跟着父亲帮人制木桶、木盆等生活用具,这些生活用具和鼓有共通之处,就是形状讲究一定的弧度。
其实,作为一种打击乐器,鼓被用在多种场合:划龙船需要击鼓,舞狮需要打鼓,庙堂里做法事需要鼓,剧团里的乐器需要鼓,甚至普通居民百姓家的婚庆、乔迁等喜事,也需要用到鼓……
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鼓市”好转,袁有富跟随父亲到重庆,跟人合伙开店专门制鼓,生意爆好。买鼓的除了剧团,还有一些活跃于民间的艺人,“那时候,工人上班一个月才领三十来块钱,我们制鼓,一个月能赚三四百块。”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制鼓手艺日趋成熟的袁氏三兄弟,开始“跑江湖”。三兄弟挑着担子各奔一个方向,每到一陌生地方,先去联络当地剧团,然后走访寺庙,这些地方都需要用鼓。除了帮人制新鼓,更多的是帮人更换鼓皮。
到后来,袁有富在绵阳市梓潼县境内扎根下来,在当地租下门面房,专门为人制鼓。
鼓腔不加一钉,鼓皮只选10年以上老水牛皮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由鼓皮和鼓腔两部分组成。做一只鼓,无论大小,都至少要经过大大小小数十道工序,包括选木料制作鼓腔,购牛皮制鼓皮,最后再将鼓皮蒙在鼓腔上。
袁有富制作的鼓腔
制鼓,相当考究制鼓人的手艺。袁有富说,对于制作鼓腔的木料,最好的木材是干透的柏木,这样制作出来的鼓腔质量过硬,木料先按照鼓腔的大小比例截取成段,然后再用锯子精确“裁出”木板的弧度,最后再将木板两侧粘上胶水,整个鼓腔制作不添加一颗钉子就能达到无缝拼接。待胶水干透,再对鼓腔外壁进行抛光,将鼓皮蒙在鼓腔的两端,绷紧,再铆上钉子,这样的鼓打起来才铿锵有力。
但一面鼓音质的好坏,关键是取决于蒙在鼓腔两端的鼓皮。
袁有富说,鼓皮采用牛皮,但牛皮的选用十分考究。比如,鼓皮不能用黄牛皮,而是要选用10年以上老水牛的牛皮,而且必须是鲜皮,“盐皮”(用盐浸过的牛皮)不耐用,也影响音质。
整理牛皮,是最为关键的一道工序。一般,袁有富选在在天气转凉时购进新鲜牛皮,这个季节购买的牛皮不易发臭。新鲜牛皮购回后,要先给水牛皮刮毛,将牛皮裁成小圆形,削皮,去掉里层残留物,最后再将牛皮浸泡,再次削皮,在圆皮边上打眼,最后在眼子上穿绷紧鼓面的绳子,蒙在制作好的鼓腔上定形,取下,风干……
袁有富制作好的鼓皮
削皮,也特别讲究技巧。被削好的牛皮要厚薄均匀,削得太薄不耐用,皮子太厚,击鼓发出的声音则不清脆。
多年的制鼓经历,让袁有富练就了“识皮”的本领。仅凭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他就能辨出水牛皮的成色和大概年龄,即便是已被分割成块的牛皮,他也能凭牛皮表面纹路,说出这块牛皮位于牛身的某个部位。
袁有富起身,从墙上挂钩上取下几张已制作好的鼓皮,“最好的鼓皮,就是水牛脖颈部位的牛皮,其次才是两边肋骨的牛皮,很多人不知道,认为牛臀部的皮子最好,其实他们错了。”
绝不偷工减料,名声是手艺人的底线
鼓,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打击器物之一,其用途由最初的擂鼓狩猎、击鼓作战,发展到用于庆贺丰稔、祭祖祀天等,最终成为雅俗共赏的乐器。
坚持手工制鼓大半辈子的袁有富,他不知道从自己手上具体出去了多少鼓。
“一般有人把鼓交过来让更换鼓皮,我拆开一看,就知道这面鼓是不是我做的。”袁有富说,自己制作的鼓,鼓皮均采用头层牛皮,而且绝不将一块牛皮分为多层来使用,为的是保证鼓皮的质量和耐磨性,而且鼓腔的制作也有自己的风格。
袁有富对从自己手上出去的鼓的质量,很有信心,“一般剧团用鼓的时间多些,一面鼓皮可用两年左右,但对那些‘打玩意儿’的人来说,一面鼓皮可以用五六年,音质都不会发生改变。”
对于制鼓,袁有富有自己的原则。一面鼓制好后,并不给鼓身上漆,而是让鼓保留其“本色”,等顾客将鼓买回去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自行上漆。“如果上漆了,顾客就看不到鼓省的真实情况,他们会觉得有瑕疵的地方被你故意上漆涂抹了。”袁有富说,他希望顾客能通过这面鼓,看到自己的诚信。
袁有富对如今市面上的一些鼓的质量嗤之以鼻,“一块牛皮,用机器分成多层来使用,相当于我们用一块牛皮只制一面鼓,但他们可以用一块牛皮制4面鼓,你说哪个质量好?”
前段时间,一位打腰鼓的老太太找到袁有富,希望他帮忙制作一个腰鼓。袁有富说,自己平时主要是制作“川堂鼓”,制作腰鼓需要重新找木料,但他又不想让老太太失望。他决定让儿子在网上买一个腰鼓免费送给老太太。
但腰鼓买回来后,袁有富发现,腰鼓的鼓腔是塑料,鼓皮,是黄牛皮,而且是被分为多层使用,只有薄薄的一层。“你说,他们这个肯定赚钱了,黄牛皮本来就便宜,一块皮还用机器分成几层来用,你说他们这个制鼓多赚钱。”袁有富敲了敲先前网购回来的腰鼓的鼓皮,无奈地笑了笑。他想起了几年前,当他回到武胜县老家的小镇上准备购房时,才发现自己制鼓多年攒下的钱,还不够在小镇上买一套住房。
袁有富犹豫了一阵,决定重新锯木料,找牛皮,为老太太手工制作了一个腰鼓。“偷工减料的事情,我们做不出来,我不能砸了自己的名声。”袁有富说,名声,是一个传统手艺人绝不能舍弃的底线。
袁有富制作的腰鼓
不赚钱但儿子愿学,“动作比爹还熟练”
从武胜县城出发,到万隆镇只有半个小时车程。
一条并不起眼的背街小巷,就是袁有富专门制鼓的门店,楼上是一家人的住房。袁有富是8年前回到万隆镇的,在此之前,他一直在绵阳市梓潼县租房子,专门帮人制鼓,除了给一些剧团或寺庙订做之外,也给省内一些卖鼓的批发商供货。虽然制鼓的量大,但并不赚钱。袁有富坦诚地说,制鼓大半辈子并没有攒下什么钱,七八年前回到小镇买房时,还欠下几万元的债务。
尽管制鼓不赚钱,但儿子袁志伟还是愿意从他手里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袁志伟今年32岁,作为家中的独子,年,当时初中尚未毕业已在外面打了几年工的他,决定回到父亲身边,前往绵阳梓潼县跟随父亲学习制鼓手艺。
儿子的决定,一度让袁有富感到欣慰,“学这个除了要不怕吃苦,还要有缘分才行,有些人学了几年,但就是学不会,摸不到门路。”
袁有富和儿子袁志伟
袁志伟对制鼓,也感到了些厌倦。“每天都很忙,从早上忙到晚上,中午也没有时间休息,那时候的鼓价也提不起来,基本上都是给批发商做,每天累不说,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我和父亲两个人,忙活一年,一个人可能就落(赚)一两万块钱”。
七八年前,袁有富父子回到广安老家,在万隆镇上开店制鼓。袁志伟也希望,这门手艺,能在自己这一代人身上,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他购买了锯木料的机器,给鼓身抛光的抛光机等……袁志伟希望,借助这些机械化的手段来提高制鼓的工作效率。
但有一点,袁志伟和父亲的观念是一致的:对于整理牛皮涉及到的削皮、绷皮等等,都必须采用传统手工来完成,以保证鼓的质量,“不能让机械化,砸了父亲多年攒下来的口碑。”
“现在整个省内还坚持手工制鼓的手艺人不多了,这门手艺都要失传了。”袁有富说,经过10来年的锻炼,儿子如今的手艺很不错,甚至“他的动作比我还要熟练”,袁有富突然感叹,自己真的老了。
拓展网络销售渠道,做的少了但赚的钱多了
对于老手艺人来说,一直以来都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手艺人只要把产品做好,自然就会有客户上门。销售,靠的就是口口相传的好口碑。袁有富就是如此,他说自己从来不担心手上没有订单,但就是赚不到钱,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年,袁志伟决定,尝试借助网络市场来卖鼓,从淘宝网到